网站首页 > 减肥趣闻> 文章内容

古代穿衣趣闻轶事二则

※发布时间:2019-5-18 20:55:37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大约两千年前,周穆王征西戎,把西戎打得屁滚尿流,乖乖投降,老老实实献出两件宝物。什么宝物呢?一件是昆吾剑,一件是火浣布,前者极为锋利,可以切金断玉,后者非常神奇,脏了能用火洗。

  关于火浣布,《列子·汤问》是这么写的:“浣之必投于火,布则火色,垢则布色,出火而振之,皓然疑乎雪。”别的布脏了用水洗,火浣布脏了用火洗——往火里一扔,布烧红了,污垢烧白了,取出放凉,轻轻一抖,污垢簌簌落下,布色洁净如新,仍然像雪一样白。

  如此神奇的布料,古人当然感兴趣,古籍当然要提及,《列子·汤问》以降,历代文献中都开始冒出火浣布的身影。例如《三国志》:“(帝景初三年)二月,西域重译献火浣布。”再如《博物志》:“火浣布,污则烧之如洁。”再如《拾遗记》:“(燕昭王)坐通云之台,以龙膏为灯……灯以火浣布为缠。”

  曹操的儿子曹丕当时,自夸博学多识,不相信火浣布是真的,他写了一部《典论》,论述火浣布以及其他很多神奇物品的荒诞不经。过了没多久,西域某国送来了火浣布,他亲自试验,果真是遇火不燃、能用火洗,忍不住一声长叹,把《典论》给撕了。由此看来,真有这种神奇的布匹,可惜并不出产于当时中国。

  火浣布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?《》上说,这款布来自世界最西端的昆仑神山,是神仙西王母的发明创造。《搜神记》上说,昆仑山上常年大火,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都生活在熊熊烈火里,等这里的动植物死掉,就可以用它们的根茎和毛皮制作火浣布了。《神异经》上说,世界最南端有一座火山,火山上有一种老鼠,像人一样庞大,一百多斤重,长着二尺长的毛,火浣布就是用这种老鼠的毛纺织而成的。《十洲记》上说,遥远的南海中有一座面积超大的火山岛,二千里长,二千里宽,岛上生活着一种怪兽,长相像豹子,身材像猫咪,土著用大网捕捉,刀劈火烧都不死,风一刮就复活,剪下它的毛,可以织火浣布。

  据《铁围山丛谈》记载,宋朝与阿拉伯开展贸易,在宋哲时换到一些火浣布,朝野上下爱如至宝。后来宋徽即位,让巧手工匠仔细研究这种布料,发现并非用传说中的神兽毛发织成,原料只是一种矿物而已。从此以后,“御府使人自纺绩,为巾褥裙袍之属,多至不足贵。”大宋朝廷自主生产,安排工匠采料制造,做出大批的毛巾、被褥、裙子、袍子,火浣布再也不名贵了。

  《铁围山丛谈》的作者是蔡絛,蔡絛是北宋大蔡京的儿子,人品很一般,但文章很切实,他的记载向我们证明,火浣布的原料是矿石,并且至少从宋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国产火浣布。

  什么样的矿石可以加工火浣布呢?其实一切纤维状的矿物都可以。我们知道,矿石会在自然条件下慢慢风化分解,某些矿石会分解成丝丝缕缕的粉状物,用手就能搓开,摸上去软软的,有韧性,仿佛海边沙滩上堆积的藻泥。古人将这种矿物开采出来,漂去泥沙,放到石臼里面捣匀,再漂去多余的粉尘,剩下的就是长短不一的石棉纤维。然后把石棉纤维搓成长条,缠在纺锤上,揪出线头,用纺棉花的纺车去纺,一根又细又长的石棉线就出来了。再把这些石棉线织成布,就是传说中的火浣布,现在我们叫它“石棉布”。

  石棉布耐高温,透气性好,能吸水,可以搓绳,可以做灯芯,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和防火材料,所以在20世纪应用很广。但它也有很大的缺点——制造过程非常不环保,会产生大量有害粉尘,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我国有好多纺织厂生产石棉布,车间不够用,把半成品交给农民在家加工,结果导致成千上万名无愈的尘肺病患者。当然,不只是我们国家,那时候全世界的石棉制造厂家都没有认识到这种危害。

  南宋有一个名叫周密的人,出身世家,父亲和祖父都是大官,曾祖还是苏东坡的学生,他亲眼见过那时候的石棉布:“色微黄白,丝缕蒙茸,若蝶粉蜂黄然。”(周密《齐东野语》)颜色黄里透白,用手一摸,指头上沾满石粉,就像蝴蝶和蜜蜂翅膀上沾满花粉似的。现在我们知道,这些石粉其实就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,如果天天穿在身上,很可能患上尘肺病。

  今年暑假期间,一位高中同学去日本冲绳旅游,在免税店见到几件明朝服装,样式是晚明最流行的男装“道袍”,颜色是米,手感像亚麻布。导游介绍说,这些衣服是用香蕉做的。

  香蕉是吃的,不能做衣服,但是香蕉的根茎却可以。在冲绳岛上,一些农户将口味较差的香蕉树(例如芭蕉和野生香蕉)砍倒,去掉叶子和果实,只留下面那段层层包裹的叶鞘,剥离其中的植物纤维,用来做衣服。据说这门手艺在冲绳流传了几百年,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冲绳古称“琉球”,明清时还是臣服于中国的小王国,用香蕉根茎织布这门传统工艺,其实就跟当地其他大多数传统文化一样,最初都是源自中国。

  北魏农书《齐民要术》第十卷《芭蕉》记载:“其茎如芋,取,濩而煮之,则如丝,可以纺绩。”将芭蕉的根茎取出来,先泡在河沟里沤上一段时间,再放锅里煮,就可以分解成丝,用于纺织。

  唐朝类书《艺文类聚》第八十七卷《芭蕉》记载:“取其阖,以灰炼之,绩以为彩。”剥下芭蕉的根鞘,用草木灰的溶液来浸泡,捞出来,分解开,可以织成彩色的布匹。

  宋朝笔记《岭外代答》:“水蕉不结实,南人取之为麻,缕片,曝干,灰煮,用以绩,布之细者,一匹直钱数缗。”有一种香蕉叫“水蕉”,没有果实,宋朝广东人将它的根鞘当成葛麻,撕成片,晒干,用草木灰溶液去煮,织成细布,一匹能卖几千文。

  明朝的文震亨在《长物志》中提到蚊帐的用料:“冬月以茧紬或紫花厚布为之,纸帐与紬绢等帐俱俗,锦帐帕帐俱闺合中物。夏月以蕉布为之,然不易得。”冬天最好用丝绸或者紫花棉布来做,夏天最好用香蕉布来做。可惜香蕉布在苏州太罕见,不容易买到。

  清朝的吴震方在《岭南杂记》中简述香蕉布的制造及特性:“老则砟置溪中,俟烂,揉其筋,织为葛布。亦有粗细,产高要、广利、宝查等村者佳。然一年即黑而脆,逊葛远矣。”将根茎上层层包裹的叶片取出,泡烂,刮除果肉,揉掉果胶,织成类似麻布的香蕉布。这种布匹有质量差别,产自高要、广利、宝查等村的最佳。香蕉布用一年就变黑变脆,没有麻布耐用。

  比吴震方稍晚几十年的广东官员李调元在《南越笔记》第五卷中叙述香蕉布的制作过程,比较详细一些:“以蕉身熟踏之,煮以纯灰水,漂澼令干,乃绩为布。……所畜蚕,惟取其丝以纬蕉及葛,不为绸也。”把香蕉根茎砍下来,用脚踩,用灰煮,洗净,晒干,可以织布。广州蚕农养出蚕茧,不织丝绸,用来与香蕉纤维一起织布:以香蕉纤维为经线,以蚕丝为纬线,纵横交错,细细编织,制成品比丝绸成本低,比香蕉布韧性强,不至于用一年就变脆。

  李调元在《南越笔记》第十四卷又写道:“粤故蕉之国,土人多种以为业,其根以蔬,实以餱粮饼饵,丝以布。”广东是蕉的故乡,老百姓靠种蕉谋生,用蕉根当菜,用蕉果当饭,用蕉丝织布。您瞧,香蕉一身都是宝,可以吃,还可以穿在身上。

  对于香蕉布,古人多有赞颂。西晋左思《吴都赋》云:“蕉葛升越,弱于罗纨。”用香蕉与的纤维织成布,比丝绸还要轻便。

  南北朝时梁朝沈约写了一首赞美香蕉的《咏甘蕉》:“抽叶固盈丈,擢本信坚固。流甘揜椰实,弱缕冠絺衣。”香蕉的叶片很大,根很坚固,结出的果实像椰子一样甜,织成的布匹比麻布还要软。

  根据《元和郡县图志》第三十四卷至三十八卷的记载,早在唐太在位的时候,广州进贡给朝廷的贡品中就有香蕉布。再查《书·食货志》,福建的福州、建州与泉州三地,每年也进贡香蕉布。而修订于公元1461年的明朝志书《天下一统志》也记载,当时广州、韶关、南雄、潮州、福州、泉州、宁波等地,每年均向朝廷进贡香蕉布。直到清朝,满人入关,穿惯了防寒的貂皮,穿不惯透气的麻布与蕉纱,香蕉布的进贡才宣告结束。

  香蕉的根茎十分结实,富含果胶,用它织布,必须脱胶,工序复杂,成本高得吓人。我们来看一首清朝人写的《蕉布行》:

  为了分离出蕉茎的纤维,必须要用绣花的细针,一根一根仔细挑,比缫丝慢得多。广州的姑娘纺织蕉布,从年头忙到年尾,才能织出一匹,作为给未来丈夫的订婚礼,如果为了卖钱,那就非常不划算了。所以,即使在广州本地,很多人也只听说过增城区的麻布,没有听说过广利村的蕉布。

  行文至此,想必诸君已经明白为什么现在很少听过香蕉布了——成本太高,做起来太不划算,除非开发成昂贵但不实用的纪念品,卖给游客。

  李开周,专栏作家,专业研究古人衣食住行,善于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,将读者带入到遥远的古代,曾出版《宋茶》《食在宋朝》《陆游的英雄梦》《包公哪有那么黑》等专著。前世死因测试

  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

关键词:古代趣闻轶事